Search

想到為什麼我臉書發文變少
是因為想說的在Podcast裡也有分享
看來以後可以順...

  • Share this:

想到為什麼我臉書發文變少
是因為想說的在Podcast裡也有分享
看來以後可以順便發個文字大綱版
紀錄一下每周兩次的談心時間

上周美股表現震盪
在Podcast有跟大家分享盤勢
還以我自己在這種時候的操作方式
就是先看大趨勢
目前以總經面來看數據是否支持
在來以個股的部分評估
已經發布的財報面來看營運是否穩定
最後當然是整個趨勢的持續性
加入型態判斷
在趨勢不變的情況下拉回做多

這幾天股市有明顯反彈
事先規劃與保持紀律的投資人
在市場變化時總能維持冷靜
做出對自己最好的調整與配置
這個方法不一定適合每個人
但是一定可以讓自己維持更好的狀態

不管是Delta病毒影響的疑慮
讓消費者的支出顯得保守
原本需求動能的衰退導致市場下跌
在這周還有Jackson Hole這等大事的到來
市場再創高後或許還是會有震盪

有收到許多讀者私訊問到
是否在Jackson Hole之前應該大幅減碼
等待進一步確認
如果你認為事件隱含的不確定性過高
不想承擔過高的風險
當然可以做適度減碼 提高現金水位

但是在此之前
大家是否有先提醒自己
這些持股或資產組合在當初進場的目標
以及出場的設定是什麼
進出場的設定最好不要邏輯矛盾
如果是以技術進就技術出
以基本面進場 就應該以基本面出場
而不是以技術進 在股價拉回時
反而看好公司長期前景而留住股票
忽略這家公司原本的股性就是以動能為主
在估值高的情況下 對行情震盪會更敏感

昨天有介紹的Farfetch(FTCH)是個例子
基本面不錯 仍有成長的情況下
股價表現弱勢 就不適合與市場對抗
除非確認趨勢有反轉才會考慮進場

例如讀者問我介紹過Paycom(PAYC)這家公司
基本面之前看過是沒什麼問題
好的入場點在股價站回前波支撐
後來又因為財報的利多而跳空
有些投資人在這時候去追高
面對到前波壓力位置股價轉震盪
其實是常有的事情
這時候等待更進一步的突破
下設風控點是短線的一種做法

要知道沒有百分之百的正確
只能評估當下的情況
哪一種是更有可能發生的進展
已經追高了就會承受更高的風險
但只有這個風險對你來說
是可承受也是可控的
就是值得一試的機會
提供給大家參考
非投資建議唷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JC財經觀點 創辦人 著作:《美股投資學》 Podcast: 美股投資學-財女Jenny
View all posts